剧场舞台安全管理,应着重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22-07-22 14:18:51 阅读量:
舞台安全管理涉及很多方面,包括人员安全、设备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搭建安全、演出排练安全等。
(1)剧场人员的安全管理
剧场管理者要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完善剧场安全管理体系和舞台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操作规程,明确岗位、责任到人、尽职尽责,强调执行力。同时,剧场在场地的公共区域以及舞台相关区域会公示一些场地的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定,提醒外来人员注意和遵守。
剧场管理者要不断提高剧场舞台技术人员安全管理技能、安全风险评估防控能力、协调能力和艺术素养。定期进行安全培训、考核,每年还要进行突发情况应急处置演练,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剧场管理者要加强进景、装台、合成排练、演出、拆台全过程的巡视检查、监督管理,及时发现排除各类不安全隐患、及时纠正演出单位不安全、不规范的作法,持续改进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这样才能有效杜绝演出舞台安全事故、特别是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2)演出项目的人员安全管理
人员管理的重点还是要集中在外来人员的管理,其中包括对演职人员和技术团队的管理。剧场管理人员在演职人员进场时要明确各项管理制度,并与其负责人签署相关安全协议,督促其下属落实各项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必须要经过场地负责人确认才能使用。在提出这些要求后提供相应的可行性方案给演出方,以保证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项目实施时还要现场严格督察,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剧场管理者要警示外来人员进入剧院后应遵守剧院的安全制度、服从安全管理。在前往特定区域时应有专人陪同随行,直至交接给接待人员。剧场各个开启的出入口应记录当日外来人员进出人数,如在关闭出入口时,进出人数不符,应及时核对、查找遗留的人员,防止因迷路发生意外。演职人员管理重点应放在工作人员的管理上,专业演员有具体的上场时间及规定路线。工作人员现场活动空间较大,不可预见性较多。对他们的管理要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即哪些区域禁止通行,哪些事情不能做。
在一个演出项目展开工作时,首先面对的是装台的人员。由于这些人员在安全意识、职业经验、技术水平、文化程度及职业素质等方面参差不齐,甚至有些人没有经过正规的安全培训,这本身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面对这一现状特点,院线管理者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使他们了解剧院的各个重点部位,严格遵守的各项制度要求,按照工作流程展开工作;并服从安全管理,施工作业时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落实到位,对剧场公示的相关安全制度要求严格执行(如舞台安全管理制度、进出景安全管理制度、升降对光梯管理制度等)。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剧场安全管理者要随时检查现场工作情况,发现不安全或没有落实防护措施的情况,应当立即制止,并协调相关整改工作,确保安全工作的落实。演出方负责人在工作过程中,对下属工作人员也应随时监督检查,切实有效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在现场交叉作业时,经常会遇到各工种之间工作上的冲突,应在安全的前提下按顺序展开各项施工作业。如遇升降台升降或吊装大型布景,相关负责人应协调其他工种暂停作业,并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安装隔离带、防护栏等设施),安排专职安全人员(专门从事剧场安全管理职能,具备危险识别、危机认知、救险处理能力的专职人员)[2]进行防守看护,此时可按照舞台升降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如在升降或吊装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应立即暂停作业,对应启动设备突发故障应急预案,待安全隐患、设备故障排除及潜在危险源消除后再继续施工,严禁冒险作业。
(3)舞台安全事故分析
近两年舞台安全事故主要有临时舞台搭建和升降台、升降乐池坠落。究其原因,舞台搭建事故主要是承载能力未做评估,或是演出临时增加大量群众演员等变动,舞台搭建组、导演组、现场舞台监督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舞台坠落事故90%以上是防护措施和人员监护未落实到位所引发的。
设备安全管理
设备的安全管理涉及安装、调试、运行中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维护保养。
(1)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的安全性
舞台设备从安装、调试、运行直至拆卸整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常涉及安全问题的专业主要是灯光和舞台机械。音响系统主要涉及的是演出安全问题,在此不做论述。
目前,灯光专业所使用的灯具大部分已经换成LED光源,但一部分常规灯具仍然使用卤素光源,如成像灯、筒灯(PAR)、泛光灯(碘钨灯)等。这些灯具光源温度高,同时还存在炸泡等安全隐患。还有,目前广泛使用的光束灯(Beam)所投射的光斑温度也是极高,几台光束灯同时照射同一区域时,温度瞬间可达到百度以上,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在对光时应尽量避免几台灯同时照射一个点,或降低亮度等方式保障安全。对于灯光技师的安全管理需要严格把关,灯光师要经过专业系统地学习或培训,掌握必备的电工知识,演出现场大量的灯具如何配接、选择多大的电闸、以及根据断路器负载大小配接多少灯具都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来支持;还要具备光学理论、色彩理论、音乐理论、计算机数控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保障灯光系统在安装、调试、运行期间的安全。目前,很多院团在这方面还需加强。
舞台机械专业涉及台上、台下、控制等设备。机械设备由于涉及到各部门、各岗位以及演职人员较多,运行这些系统设备需要各方人员的有效配合,必须要协调每个部门和岗位,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运行期间要高度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及检查周围环境,结束后及时将设备复位。如舞台升降运行,首先需要根据使用要求制定升降运行方案,把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考虑到,并制定严谨的突发应急处理预案;其次,运行期间的安全保障、防护措施要逐一落实,运行期间设备操作人员只能听从一人指挥,各方保障人员随时与总指挥保持畅通的联络渠道。
(2)设备的维保
各类演出设备(特别是机械设备)在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十分重要,设备在渡过磨合期后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维护周期最好以月度为准,这项工作在很多剧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而忽视。维护工作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设备,在专业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开始前要记录当前设备状态、发现问题、制定维护工作方案(方案应得到具备专业设备维保资质单位的确认);维护工作实施时,应按照确认后的方案实施,记录维护过程(照片、视频);维护工作结束时,应核对设备零部件复位情况、工具数量等进行检查、核改。维护工作完成后,要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运行测试,测试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设备整体运行状态、认真检查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出现噪声、抖动等异常现象,测试完成后完善维保记录。
(3)问题分析
目前,一些活动项目导演组只注重演出效果,忽视安全工作,结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在技术对接阶段,舞台技术人员就要具备安全评估的能力,及时提出设备运行期间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严格执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的原则,把控系统运行期间安全工作的侧重点,把隐患解决在萌芽期,有效保证系统设备的安全。
消防安全管理
剧场消防安全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剧场舞台上一般会配备5〜6道边檐幕,通常情况下这些幕布会经过阻燃处理,但随着时间推移,阻燃性能会逐渐降低直至失效。这时舞台灯具长时间照射幕布就会引发幕布燃烧。所以,在装台时就要严格控制舞台灯具与幕布的安全距离。再有就是演出中使用的特殊效果,如冷焰火、明火、吸烟等,这些特效如果控制不好极易引发火险。目前,国家尚未对这些特效的使用做出限制。但作为剧场管理者要明确这些特效在剧场中使用的前提条件(演员随手可控、台上有灭火装置、工具等);不具备这些条件就要明确禁止使用。
用电安全
舞台用电安全同样是舞台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各类演出项目制作庞大、电器设备繁多,用电负载也非常大,合理分配负载是用电安全的关键。因此,舞台接电人员必须具备电工资质,并具有一定的临时接电经验,才能胜任此项工作。剧场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要定期检查临时配电箱内空气开关运行是否正常,漏电保护装置是否灵敏有效,及时清理电箱内遗留的工具、螺丝等物品。在接线完成后,管理者应核对、检查接线是否准确、螺丝是否紧固,在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电运行。合闸后应对所带负载进行检查,并逐项(三项电)测试电流,确保三项电流均等分配(三项电流不均会引起空开掉闸)。在使用老旧设备时,要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漏电、短路、螺丝松动等情况,确保人身和用电安全。
搭建安全
舞台搭建是演出呈现的主体,搭建安全的保障首先要对使用要求充分了解。对搭建主体的结构、受力点、结构材质、承载重量、实际承载重量以及呈现方式要做全面的安全评估。搭建完成后务必要进行承载实验,保障结构安全。
演出安全管理
演出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各工种、各岗位之间的工作协调配合,以及制定突发应急预案应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演出安全管理随着项目的展开可能需要不断变化,要根据现场实际推进状况,实时预判、跟进、落实防护措施。
上一篇:户外亮化照明工程范围有哪些
下一篇:舞台机械的安全防护